6月8日,廣東省政協召開政協委員踐行新時期廣東精神座談會,深入學習新時期廣東精神的內涵和實質,討論政協委員在踐行新時期廣東精神中的作用。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作為民營企業代表,在會上發言。
很榮幸作為省政協委員代表出席這次的座談會,與在座的各位共同探討“廣東精神”的精神內涵和時代意義。今年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鄭重提出,要大力宣傳和實踐“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的新時期“廣東精神”,由此揭開了全省推動新一輪社會道德建設的序幕。新時期的廣東精神,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同時也賦予了廣東新的時代特色,是我們每一位公民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廣東是是改革開放最早的地方,市場經濟飛速壯大,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擴張,所面臨的許多問題,廣東也首先經歷了。現在社會的很多問題如醫患關系、小悅悅事件等都與誠信喪失、道德下降有很大的關系,廣東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不能只見物質,不見人。所以,廣東精神的提出對推動社會和諧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新時期廣東精神如今已經提出,我們應該注意避免對“廣東精神”的空談,將其與廣東的實際情況結合,變成廣東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然而,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歸根結底是價值觀的建設,然而價值觀卻看不見摸不著的。
所以,我認為要推廣落實“廣東精神”,最需要的是載體。企業是我們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標桿之一,企業公民能引導社會風尚,把“廣東精神”變為社會發展的動力。作為企業公民,公司的成功與社會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關,因此,它會全面考慮公司對所有利益相關人的影響,包括雇員、客戶、社區、供應商和自然環境等,企業可以發動廣大的員工,甚至可以影響員工的家人,讓他們認可“廣東精神”,在廣東這塊土地上生存的企業,以及工作生活的人,都是“廣東精神”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弘揚廣東精神,要求全社會都來身體力行,我們要把廣東精神用于指導我們的工作,指導企業的經營和公民的素質提升,同樣意義深遠,并能很好的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作為企業,我們怎樣實現“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呢?
首先,我覺著作為一個“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的企業,一定要有一個注重德行修煉、注重誠信經營同時要勇于付諸于實施的企業領導人,因為企業的行為準則取決于企業領導人的理念。
其次, 要把這種“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的理念融入企業文化當中。因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靈魂、個性和行為特征,就如一個人的個性和意識影響他的行為一樣,只有誠信經營企業文化,才會有誠信經營的企業行為。
我們香江集團成立于1990年,發展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了,我們是一家擁有員工2萬人,產業涉及家居流通、商貿平臺建設、資源能源、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的大型企業集團。我們能夠走到今天,是因為我們一直堅持“辦好實業,回報社會”的企業宗旨和“愛、誠、信”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我們提出:愛,就是自愛、愛人,自己要懂得愛護自己、珍惜自己,要有愛心、愛家庭、愛企業、愛社會、愛國家。誠,就是誠實和真誠,做事要誠實、做人要真誠。信,就是企業要重信譽,員工要講信用。可以說“愛、誠、信”是伴隨我們一路走來的,也推動我們一直以來誠信辦企業的實踐行為。我覺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國家、社會誠信。對國家和社會的誠信體現在我們企業對社會的責任上。
1、我們把依法納稅作為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多年來我們被深圳市多次授予“守法納稅大戶”;
2、我們積極投身于光彩事業作為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為幫助老少邊窮地區脫貧致富,響應先富幫后富的光彩理念,我們先后在全國20多個省市投資興建了20多個光彩市場,解決30多萬人的就業問題,為振興地方經濟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貢獻。
3、我們堅持“辦好實業,回報社會”的宗旨,20多年來,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慈善事業,2005年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國家級非公募基金會――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為扶貧救災、興教助學等各項活動捐資達8億元。
二,對股東、客戶、供應商的誠信。體現在我們重視股東、客戶、供應商等合作伙伴,始終把合作伙伴的利益放在首位。我們提出凡是有損于大眾利益的,利潤再大,我們也不做。
我認為,做人,要以德為先,做企業有做企業的道。而要做事業先學會做人,要把企業做強做大,誠信是根本,只有以誠信為本,企業能夠真正做強做大。這也是為什么我把“愛誠信”作為企業發展的根基,把“厚德潤生”作為我們企業品牌的理念,正是因為它符合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要求,更符合新時期“廣東精神”的要求。
“厚于德”,體現了我們廣東企業對新思想和新事物的開放包容,體現了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和諧發展;也體現在熱心慈善、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上。同時,“誠于信”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一個沒有誠信作為紐帶的企業必然會導致潰敗,廣東企業在誠信方面是可以視作典范的。至于“敏于行”,我認為,這是廣東人的性格特征,少說話,多做事,廣東人重實力、重實干,這都是“敏于行”的意義所在。
在企業內部,我們要以強化企業文化為入手,推動“廣東精神”再上新臺階。企業文化的力量是強大和無形的,我們把企業打造成員工溫馨的家園、育才的學校、施展才華的舞臺、奮進的團隊,讓企業和員工之間達成共識,增強員工凝聚力,使員工為企業的目標而共同奮斗,形成良好的企業氛圍,從而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大家知道,“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這些精神是在過去中華傳統美德引申出來的又符合現代發展需要的精神。如果每一位員工都以此為方向去不斷修煉自己,我們的企業一定能成為一個更為優秀的企業了,更是優秀的廣東精神的弘揚者。
我們作為廣東精神的弘揚者,要結合實際情況,主動擔當起廣東精神文明的建設的責任,進一步深入貫徹,要將“廣東精神”的建設與各行各業的社會公德、企業道德建設結合起來,使“廣東精神”內化成每個廣東人的精神追求和價值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