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婦聯界別政協委員,翟美卿三年來一直關注留守兒童問題。今年她進一步提出,要為留守兒童搭建托管立體新模式,并率先在廣東省內開展試點,用實踐為留守兒童保護探路。
這幾天,翟美卿正在緊張地梳理她今年全國兩會準備帶去的提案,今年的一份備選提案是為留守兒童搭建立體保護模式。
今年繼續關注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是我國的特殊國情,也是最應該得到重視的一個群體,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所以我愿意連續三年為他們說話,我也愿意在接下來的兩年繼續為他們說話。”翟美卿說。
記者了解到,2013年、2014年翟美卿分別提交了《關于加強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的提案》、《關于建立留守兒童保障機制的提案》,第一步,倡導以家庭為單位關注留守兒童,第二步,設想并搭建了一個1+8的留守兒童保障機制。
為提案調研4個月
作為履職3年的全國政協委員,翟美卿在撰寫提案履行委員職務上越來越得心應手。她今年準備了4份提案帶到全國兩會。第一份是探索公益教育創新模式,希望政府能夠開放非盈利機構辦學門檻,并給予政策支持,鼓勵非盈利機構去辦教育。第二份提案是積極鼓勵公益信托發展。第三份提案則是呼吁自貿區開放第三方征信平臺。最后一份備選提案是關于建立留守兒童搭建立體保護模式,這與翟美卿在日常公益事業中所取得經驗有關,她去年花了400萬元資助建立了50個社區兒童中心,利用這類留守兒童托管中心方案,政府出地,民間機構出錢,基金會出力幫助社會上的留守兒童。
為了準備今年的提案,翟美卿提前4個月做了準備,而留守兒童的提案更是在去年年初就開始醞釀,4份提案有她平時做慈善公益中遇到的問題和取得的好經驗形成的建議,也有和廣東發展有關的提案,也有社會發展創新的提案。
“我希望提案中建議的東西能夠切實可行,同時通過政府平臺幫助到更多的人”,翟美卿說,作為三年的全國政協委員,現在考慮提案更多從國家層面的角度入手,要反映社會現實的問題,有一定的高度,提出建議要考慮是否有可操作性,對于社會發展有創新性的提案很重要。翟美卿說,政協委員通過提案也希望能夠幫助政府解決現實問題,政府不可能所有問題都能解決,政協委員也可以通過提案,通過社會其他力量協助政府解決。